小龙虾瘾还没过,一些吃货已经伸长了脖子,开始盼着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年太湖等拆围、禁养大闸蟹后,围网养殖的湖蟹越来越少,阳澄湖大闸蟹变得越来越金贵。最近,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经多方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出台了阳澄湖地区大闸蟹新的分类销售模式。
具体来看,阳澄湖地区大闸蟹被为两类:一是阳澄湖围网养殖的大闸蟹,它们将佩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发放的防伪蟹扣以阳澄湖大闸蟹名义销售;二是阳澄湖流域空旷水面、标准化池塘改造、湖泊支流养殖的优质生态大闸蟹,这些将统一佩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集体商标及图案防伪标识销售,并严格核定养殖水面进行防伪发放。
“之所以实行分类销售,是为了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合理消费。”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目前,由于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苗种选育的更加精细,加上湖区水质环境良好,无论湖内围网养殖的大闸蟹还是经过标准化池塘改造养殖的大闸蟹,在外观体型和食后口感上都已比较接近。
据悉,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面积是1.6万亩左右,从2016年底至今养殖面积一直保持这个数字。阳澄湖养蟹状元俞三男透露,今年到目前为止阳澄湖大闸蟹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大规格蟹的数量将多于往年。
从目前养殖的情况看,公蟹已经长至2两,母蟹已经长至1.5两,通过投放螺蛳、种植水草、微管增氧等方式,不但净化了水质,也增加了大闸蟹植物性饵料,对大闸蟹脱壳很有利。
不过,大闸蟹养殖专家称,目前预估大闸蟹的最终养殖结果时间尚早,因为离捕捞还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3个月中,若遇到长时间酷热等恶劣天气,会对大闸蟹生长产生较大影响,要全面、完整评估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结果,要等到8月底。